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官之德被视作治国理政的主导因素,相关的经典论述内容丰富、数量繁多。下列选项中,古今表述内涵一致的是
①“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
②“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廉洁自律,坚持尚俭戒奢
③“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
④“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处事公正,依法行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共建共治共享需要各个社会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这要求
①重视社会组织的治理主体作用
②培育公民社会治理参与意识与决策水平
③政府转换思维,赋予基层民众更多的民主权利
④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进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施劳务对接工程,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通过与区外劳务需求对接引导青壮年劳动力输出,实现转移就业脱贫。在脱贫攻、坚中,上述措施能够实现转移就业脱贫的逻辑是
A. a提供公共服务b提高劳动者收入c配置劳动力资源
B. a完善经济管理b提高劳动者福利c配置劳动力资源
C. a提供公共服务b提高劳动者素质c推动劳动力流动
D. a完善经济管理b提高劳动者技能c推动劳动力流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政府必须
①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履行经济职能,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③完善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④坚持依法执政,赋予公民管理权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孟子曰:“徒法不足以自行”,意思是说:只有法令不能够使自己发生效力。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对法治社会具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做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表现为
①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②公民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
③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公民采取合法的方式行使质询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货车司机任某不同时间在同一路段,因为相同的违法行为被处以不同额度的罚款,他对此感到不满,便将几张罚单传到市长信箱。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不久便出台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细化了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任某将罚单传到市长信箱是
A. 政府开展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
B. 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
C. 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D.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