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从“管理”到“治理”的变化()
A. 使管理的主体都具有了行政权力
B. 意味着政府削弱管理、强化服务
C. 有利于政府职能的缩小,人民权利的扩大
D. 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实现社会正义
某市公民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贪污受贿行为,于是通过信函向当地检察机关反映情况,经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查处一起重大行贿受贿案件。这位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 舆论监督制度 B. 监督听证会 C.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D. 信访制度
广大村民群众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实行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村民自治的基础,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是()
A. 定期集会 B. 召开村民会议 C. 自己选举当家人 D. 制定自治章程
某市市民每天上班都会碰到堵车,经过仔细观察沿途情况后,打电话给市政府,建议政府把某处较宽的人行道花坛改成一条右转机动车道,可有效缓解道路拥堵。这位市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但是作为换届选举的主体,一些选民们却不以为然。当问及对换届选举的想法时,他们往往会说:“愿意选谁就选谁呗,关我什么事?”这种情况说明()
A. 我国的选举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B. 这些选民的主人翁意识不强
C.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D. 这些选民的文化水平不高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宪法这一规定说明()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权利
②我国选举权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
③民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