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人当大使”不是梦,每个人都是“中国读本”。 材料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人当大使”不是梦,每个人都是“中国读本”。

材料一:在国际交流场合中,大使的角色总是受人尊敬与向往,“大使不够用”的难题,随着中外人文交流的深入愈发明显。2017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中外交流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证。“人人当大使”不是梦,国人都可以成为文化使者,向世界讲述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材料二:偏远山村的村主任到美国讲述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濒临失传的手工艺作品经国际传播重焕生机,锐意进取的青年创客在国际竞赛中大放异彩……人文交流带来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要想改变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与误解,关键还是得把中国形象“下沉”到具体的人和事之中。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人的对外自信和外国人的对华需求,都在要求我们兴起一股“人人当大使”的新风。可以想象,未来人文交流必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中国文化形象的亲切感亦能借此深入人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我国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理论依据。

(2)绪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当好一名中国文化形象大使。

(3)国人都可以成为文化使者,宣传中国形象,推进中外交流。请你为“人人当大使”新风的兴起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意见》的出台是对中外人文交流现状的反映,有利于中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为国人参与中外交流事业提供制度保证。②上层建筑一定要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意见》的出台为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中外交流事业提供了制度保证,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了社会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中外人文交流。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讲述中国故事。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我们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把中国形象“下沉”到具体的人和事之中,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和传播。 (3)①群策群力践于行,让东方之美走向世界,让中国形象屹立世界。②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为中国的形象做宣传,人人有责。③人人都要为创作、传播、发展中国的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每条2分,共4分,答出2条即可。本题具有开放性,其他答案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以“人人当大使”不是梦,每个人都是“中国读本”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我国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理论依据,解答本题考生要明确设问中的知识限定是“寻觅社会的真谛”,试题类型属于原因类。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知道限定的知识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主要包括的原理和知识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等。其次要明确《意见》属于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范畴。最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当好一名中国文化形象大使,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我们应如何当好一名中国文化形象大使,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转化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来组织答案:根据材料中“偏远山村的村主任到美国讲述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可以得出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讲述中国故事,才能实现内容创新,增强中国故事的吸引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根据“濒临失传的手工艺作品经国际传播重焕生机”,可以得出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锐意进取的青年创客在国际竞赛中大放异彩”,可以得出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要“把中国形象‘下沉’到具体的人和事之中”。 (3)国人都可以成为文化使者,宣传中国形象,推进中外交流。请你为“人人当大使”新风的兴起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本题属于开放性设问,要求考生以“人人当大使”新风的兴起为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考生所拟宣传标语主题鲜明,朗朗上口,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答题步骤】 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具体来说: (1)学会审题:这是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关键。①审设问范围:首先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然后联系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②审设问指向: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的哪一类。有时还需要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③审材料:解读、获取和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这是答题的依据。材料中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 (2)学会构思: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找准答题的切入点,最好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3)学会作答:理清思路以后,就可以动笔作答了。作答时,要注意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条理化,语言科学化,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认真工整地书写(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中国首部涉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国的北极政策》发布,白皮书强调,中国以重要利益攸关方的身份定位来参与北极事务。对于中国要在北极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白皮书强调两点:一越位,二是不缺位。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愿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与有关各一道,抓住北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在北极事务中不越位的理论依据,并回答中国在北极事务中不缺位是想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为一个有温度有热度的城市,应该是所有城市的追求。群众生活幸福,百姓感觉温暖,我们的城市就更有温度;发展热力四射,城市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我们的城市就更有热度。一个有智慧的城市往往把宜居与宜业并重,把温度与热度并举。

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着力打造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充满活力、更有朝气。世界创新资源、要素和资本聚集,创新智慧无处不在,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适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拥有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城市温度和城市热度的内涵。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海市政府在打造一个温度与热度并举的城市方面应该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在中国诞生的“中中”是世界上首只体体细胞克隆猴,这使中国在科技的某一领域实现了玩到超车和领跑。此前,国际上已经有较多的克隆动物技术基础,中国科学家在批判继承基础上实现了超越,首次实现了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克隆。这说明

①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技术必然要经过学习阶段,但更需要创新才能领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③要把握事物发展过程的关键节点,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④正确对待挑战和机遇,促进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理念,取得了一些成果,下列对这些理念和成果所体现的哲理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真正的中国理论——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 ②中国从自身出发探索出的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供各国借鉴——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各国共处于一个世界,当今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④我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在积极推进在历外交的同时,有序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外交工作——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侯云德院士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少时立志学医、并且要当名医的科学家,集毕生精力编织传染病防控网络,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总体规划的重任,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防控传染病的能力。侯云德院士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生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努力抓住机遇,全力实现个人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