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秉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哲学理念,中国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材料一总结“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尽管丝路沿线各民族之间文明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但它始终是一条和平之路。各国、各民族之间和平往来,和而不同。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经济带的建设必须把握以下特性:一是发展性。经济带建设着眼于沿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求合作国家的主权让渡,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促进沿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共赢性。沿线各民族都要从交流中获益,不是一方得、一方失的零和交易,而是双赢的。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规模大,速度快,但城镇化历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常住人口还没有享受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决策部署,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要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扩内需,调节构的重要抓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决策部署的理论依据。
2017年2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有关旨在以化学武器为由对叙利亚进行制裁的决议草案举行表决,中国与俄罗斯都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这表明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③中国处理国际问题时与伙伴国保持一致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8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无意搞扩张,即使将来强大了,也不会走“国强必霸”的道路。我们愿意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向国际社会昭示了中国
①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②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诚意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未来国际社会将是一个全球性的多极体系。有人认为未来一二十年新兴强国将代替西方充当世界领导者。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实力从西方向亚洲转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未来十年内美国的绝对实力下降,但凭相对优势,美国仍是世界的领导者。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
C.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 经济和科技成为国家战略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