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和形成过程。
(2)“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请就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大精神“群众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6年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树立生态价值理念,自觉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市建设,加强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阅读漫画“各有所需”(作者:孙作范)可以得到以下思考
A. 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B.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C. 不同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水平决定了认识差异的产生
D. 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国梦做了总布局,已成当下中国热度最高的政治词汇,目前排在百度热搜词排行榜前位,新闻检索条数高达180万篇。这表明( )
①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决定
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成为焦点。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公司纷纷发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人工智能技术正席卷全球,改造着各行各业。人工智能技术
A. 拓展了劳动对象,创造了新的物质存在
B. 提高了记忆效率,突破了人脑记忆规律
C. 创新了劳动工具,促进了人类实践的发展
D. 调整了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