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1+1=2”是数学,“1+1>2”是哲学。从哲学的视角理解“1+1>2”,其合理解释是
A. 组织协调好已有的要素,能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B. 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能使各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 用批判性思维怀疑一切、推翻一切,可以开拓出崭新境界
D.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篆言者必钩其玄。”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体现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 )
①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用分析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各地在实行“河长制”过程中,做到一段一长,分段负责,又以全局观念统领,从全流域出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推进河湖保护和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材料说明( )
①坚持全面的观点,综合把握主流和支流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会决定整体的功能
③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萱花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
①其正确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用来指导实践是不成功的
③是不可盲目相信的
④过去是正确的,现在是错误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
A.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 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 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网传,酷热天气时,打开暴晒小汽车一侧车门,将另一侧车门开关五次,可使车内温度下降数度。王先生试用此法,发现在中午时效果不明显,反复数十次开关车门后才有一定降温效果;在傍晚环境温度下降时使用,效果则较为明显。这表明
①只有自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
②经过一次实践检验就能够发现网传观点的真伪
③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有重要影响
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