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罄,它是狩猎生活的产物。《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氏”与天帝战,头颅被砍,仍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由此产生的“干戚舞”,是执盾与斧以再现战争场面的群舞。这说明
①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②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③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④艺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不少家庭的年夜饭搬到了酒楼,看春晚、短信微信拜年、抢电子红包等新年俗逐渐流行,放爆竹也因为环保、安全等原因被广泛限制……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不知年该怎么过了。也有人认为,在数字技术条件支撑下,年味更浓了。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③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④认识决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近期,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地方教材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说法,立足于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正确认识,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一修改
①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
②说明人们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往往经历一个过程
③体现了人类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④是在正确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生命离不开阳光和空气吗?这可不一定。近日,“蛟龙号”圆满完成载人深潜精细调查任务,发现了27处海底“黑烟囱”和黑暗生态系统。海洋深处缺乏阳光,几乎无氧,没有光合作用,却依然存在许多生物种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深海生态系统。这启示我们
A. 人们的日常观念与客观真理总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B. 科研工作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C. 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变自然生态规律
D. 科技的进步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聚光灯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哪里没做好,就会放大自己的缺点,感觉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害怕所有人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外表和行为的关注程度,导致自怨自艾。“聚光灯效应”表明了
①人的生理活动受制于意识活动
②感觉这种意识形式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可以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的意识会依据个人活动自觉地选择反映的对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科学家采用人工模拟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将禽畜粪便、作物秸秆、污水、污泥等废弃物快速转化,成为有机全营养肥料——植物碳基营养物,在高产优质、培肥土壤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被称为“世界肥料界的一场革命”。这一方法
①彰显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尊重
②通过改造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③建立了人和自然的有序联系
④说明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来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