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苗族“采花山”等民族节庆文化,蒙古长调、侗族大歌、苗族舞蹈等民族音乐歌舞,无不流淌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涓涓细流,同时也是文化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文化扶贫需要保护、利用好民族历史文化,是因为
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民族文化决定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方向
③民族历史文化是民族地区脱贫的物质财富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唯有书香能致远。有力量的阅读对内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对外能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不仅可以熏陶我们的心灵,更能决定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材料告诉我们
①培育和塑造健全人格离不开优秀文化的熏陶
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④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和交流之路。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这说明( )
A.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D.外出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罄,它是狩猎生活的产物。《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氏”与天帝战,头颅被砍,仍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由此产生的“干戚舞”,是执盾与斧以再现战争场面的群舞。这说明
①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②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③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④艺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不少家庭的年夜饭搬到了酒楼,看春晚、短信微信拜年、抢电子红包等新年俗逐渐流行,放爆竹也因为环保、安全等原因被广泛限制……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不知年该怎么过了。也有人认为,在数字技术条件支撑下,年味更浓了。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③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④认识决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近期,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地方教材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说法,立足于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正确认识,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一修改
①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
②说明人们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往往经历一个过程
③体现了人类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④是在正确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