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历时6年,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几易其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被吸取到立法方案之中,最后终获表决通过。该法制定过程体现了
A. 还权于民享有立法
B. 民主决策科学利民
C. 民主监督有序参与
D. 民主管理集中民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要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律主体地位凸显,是新时代社区建设和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意义是
①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②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③能有效促进民主管理
④标志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的改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作为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每年的两会都会引发全社会的聚焦。而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是,近年来两会出现了不少青少年的身影,从“新华小记者”直接参与两会采访,到“学生提案”上两会,青少年们的参与越来越具有深度性。他们的行动有助于
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②提高政治参与水平
③改进国家机关的工作
④促进科学决策形成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018年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通告》指出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决依法予以打击。这体现我国
A. 履行专政职能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B. 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
C. 使公民均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D. 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此观点是基于
A. 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四项基本原则是兴国之要
D. 对人民负责是我们党工作的基本原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也是调节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更是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后,我国于1986年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出台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为促进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国又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对我国民法进行全面梳理,删除、修改现行法律中已经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规定,补充适应新形势的相应规定。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道德理念融入其中,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固然是宝库,但其中也不乏糟粕。若不注重选择和把关,难免就会出现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现象。继承传统文化,不是一哄而上地全盘接受,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提到的“拿来主义”,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思考,有选择地拿来,在占有中挑选,在挑选中创新。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期以来,文化节目的播出有了良好的态势。《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纷纷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让我们看到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与认可。传统文化如一封封古人的鸿雁传书,它们来得慢,来得温润,却渗透得长久。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不是为继承而继承。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目的,是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与现代社会对接,为现代社会服务,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的价值转化,让其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物”。
(2)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分析“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3)联系实际,请你为拓宽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的价值转化的途径提三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