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共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广大农民内心的向往和期盼。良好的乡风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一系列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2018年春节,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被支教教师粱傻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给了观众最深的感动,激励人们不要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除了《苔》,《明日歌》《将进酒》等经典诗词亦带给了我们无限震撼。而用中英文同时演绎的《登鹳雀楼》《送别》等,删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碰撞所绽放的魅力。节目一经推出,即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近年来,推动经典更好传播、更好走向群众的努力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从《中国诗词大套》到《经典咪流传》,从《见字如面》到《朗读者》,一个个文化类节目脱颖而出,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曾经略显枯燥、让人望而生畏的经典,因此变得高而不冷,越采越深入人心。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从古诗《苔》的蕴意及支教教师梁俊的故事中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努力推动经典传播的意义。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意味深长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材料中“人民是阅卷人”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坚定改革意识,将改革进行到底是是因为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基本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改革是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守正出奇”源自《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台,以奇胜”,指既按照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从哲学角度看,”守正”与“出奇”的关系是
①“守正”与“出奇”是相互联结的,“出奇”寓于“守正”之中
②从“守正”到“出奇”,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
③“守正”是“出奇”的必要前提,“出奇”是“守正”的必然结果
④“守正”与“出奇”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认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意在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让每所优秀大学都有自己的“绝活”。这一做法是基于(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只有把握个性和共性的联结,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