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表达自己的情感,触景生情
②诗词的意境是诗人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情景交融
③诗人通过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借景抒情
④诗词的意境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寓情予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用辩证法分析该句,正确的有
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有发展 ②矛盾双方在同一中逐步否定对立
③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 ④辩证否定中包含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文)鉴于“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将中小学教材中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改变对于全面认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抗战史”教材修订表明
A. 历史教育应基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努力做到趋向真实历史
B. 历史教育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重新解读历史
C. 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不必受制于历史事实
D. 认识是反复的和无限的,人们对历史真理的探寻是循环往复的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基于“新时代”的判断,也应该有“新理论”。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
①真正的思想和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③认识都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从基因上看主要是因为( )
A.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 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自2008年l2月20日起,中国政府已多次派军舰到海盗活动猖獗的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参加对过往商船的护航。我国参加护航行动( )
A. 是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职责
B. 是巩固我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战略联盟的需要
C. 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具体体现
D. 与我国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