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标志着“墨子号”预先设定的三大科学目标全部圆满完成,我国站在了世界量子研究领域最前沿。这表明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哲学为科学实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思维正确认识了存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右边的漫画告诫我们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③白璧微瑕,瑕不掩瑜
④塞翁寒马,焉知非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表达自己的情感,触景生情
②诗词的意境是诗人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情景交融
③诗人通过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借景抒情
④诗词的意境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寓情予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用辩证法分析该句,正确的有
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有发展 ②矛盾双方在同一中逐步否定对立
③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 ④辩证否定中包含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文)鉴于“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将中小学教材中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改变对于全面认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抗战史”教材修订表明
A. 历史教育应基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努力做到趋向真实历史
B. 历史教育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重新解读历史
C. 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不必受制于历史事实
D. 认识是反复的和无限的,人们对历史真理的探寻是循环往复的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基于“新时代”的判断,也应该有“新理论”。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
①真正的思想和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③认识都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