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是难得一见的三合一的天文奇观,它是如何形成的呢?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满脸皱纹的老人可能会想起“天狗吃月”的传说,那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年人可能会想起一段科普知识,而那些中小学生可能会在优酷或者其它软件中寻找一段月全食的形成动画。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人们的文化活动往往带有各自时代的印记
④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公布。该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出土文物是( )
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②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
④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年前,西方首创“软实力”一词,被广泛运用;如今,西方媒体大力宣传新发明的名词“锐实力”,专门用来贬低中俄。做同样的事,西方是展现“软实力”,中俄则是使用“锐实力”,如在中国设立的德国歌德学院与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是在展示“软实力”,中国在世界各办的孔子学院则是在使用“锐实力”。这表明( )
A. 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B. 要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持警惕
C. 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D. 文化差异可能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有人说:“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一个人的生命观高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走到哪里就把生机带到哪里。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
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因为移动支付技术的推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带现金出门,逛街购物都用手机支付,很多餐厅、超市甚至路边小店都开始用二维码收款,这种现象表明( )
A. 科技普及缩小的居民的文化消费差距
B.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 人在实践当中发展文化,也在实践当中享用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丁酉新春,央视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荧屏。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然而,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也不容忽视。如今,饱读诗书的人少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而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2017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当前传统文化遭遇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