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人侧重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

中国人侧重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更注重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这表明

A. 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同

B.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C. 中西方文化不同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差异

D. 阶级立场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也不同

 

B 【解析】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材料强调了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B符合题意;A、C、D均不适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512日,汶川地震10周年。地震纪念馆真实记录和反映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参观该纪念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表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是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④文化有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 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 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查看答案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③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他具体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联系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政治态度与立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11月13日,党中央发出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意见的通知,请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在精心组织讨论、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宪法修改建议。首轮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外人士共提出2639条修改意见。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期间,党中央修宪建议草案在充分吸收与会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获得通过。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审议,全国政协委员也围绕宪法修正案草案展开了热烈讨论。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宪法修改过程是如何做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