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好政风离不开好家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把传统家庭的老“理”儿发扬好,方能“理’’至而“脉”顺,从厚重文化底蕴中生长出现代家庭文明。一代廉吏于成龙家的族规家训以“勤耕读、尚节侩、循法礼、孝乡里、廉仕吏、存仁德”等为核心要义,家训对于于氏后人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对当地民俗民风也有着长远影响。
禁烟英雄林则徐自幼生长于“志节清高的书香之家,亲情融洽的仁爱之家,奋发进取的勤勉之家”。父母的教诲以及林家忠孝、淡泊仁爱、勤奋的家风奠定了林则徐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形成了清正廉洁、勤奋严谨和亲民爱民的从政作风.林家的优良家风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林家后人。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对收养的烈士子女以及亲戚要求高、管束严,立下“十条家规”,内容涉及不能丢下工作专门进京看望、外地亲属进京一律住招待所(住宿费由家里支付)等。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的理解。
材料二 好世风呼唤好政风
《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
各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坚定理想信念,作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家属子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要以敬畏之心、谨慎之行对待权力,要“万事民为先、掌权重治家”。
(2)正党风促政风,以带世风.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员干部应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好校风孕育好世风.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功能,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如果你所在学校开展关于校风建设的专题讨论,请你从“氛围”、“成长”、“责任”、“行动”中选择两个词语作为关键字,写出两条发言要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必由之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了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作用,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提出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并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在宪法修改中载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全国人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环保税南此成为我莓的第十八个税种。
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的总体思路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法案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制定《环境保护税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这是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组写给秦玥飞的颁奖词。秦玥飞以优异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他放弃跨国公司的高薪,毅然选择回到祖国当“村官”,创立黑土麦田公益项目,助推农村发展。“耶鲁村官”秦玥飞的社会价值集中体现在
A. 社会高度赞誉铭记百姓重托
B. 名校苦学深造锤炼自我成材
C. 奉献智慧力量服务农村基层
D. 肩担道义信念成就人生理想
自我限权,自己革自己的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将政府改造成专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机构,就需要下大决心放弃与服务型政府不符的各种权力,减少和消除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干预的行政制度,简政放权就是首当其冲的关键抓手。这说明:
①辩证否定是“简政放权”改革成功的源泉和动力
②辩证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③“简政放权”的改革需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④“简政放权”的改革需要尊重权威、立足实践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涉及千家万户,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一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享有者,既是污染者,也是保护者。因此,每一个人都不能成为环境问题的旁观者、指责者,而应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贡献者。该论述表明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人们在环境问题上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把握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保护环境需要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参与感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美丽中国的成败取决于群众的意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