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个个响当当的国家级奖项被重庆万州收入囊中,被称为中国戏剧的“万州现象”。“现象”何来?来自于人民。万州的文艺创作者一直坚持根植于基层去观察、发现,创作出让人民有共鸣的好作品。由此可见
①扎根社会实践才能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 ②文艺创作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聪明才智
③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从来就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据报道,南方某大学让入学新生写《弟子规》读后感引起社会热议。赞成者认为《弟子规》中讲述的守则与规范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仪之举,是当下已经缺失并且亟须传承的文化传统。而反对者认为这是摧残孩子的心灵,是利用传统文化否定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对待传统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①先继承后发展,在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谈发展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坚持继承是主要的而发展是次要的原则
④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体现出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2018届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7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倡导鼓励制作播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创节目,原则上黄金时段不再播出引进境外模式的节目。这是基于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创新力和竞争力
③文化创新能够不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④电视台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时,礼让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的瞬间,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中国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今天被赋予了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印证了传统文化具有
A. 鲜明的民族性 B. 相对的稳定性 C. 时代的先进性 D. 强大的包容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世界读书日”成为许多国家读者的一个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读书日”是基于
①科学文化知识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阅读是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提升公民的品质与素养的重要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记者柴静推出的深度调查公益纪录片《弯顶之下》为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户。《穹顶之下>〉不仅创造了播放的奇迹,而且使与之相关的话题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网站论坛里持续刷屏,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思考与热议。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手段
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