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材料一  宪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2017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2018年1月18日,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宪法修改作出重要部署。2018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之所以在程序上做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宪法是人民的宪法。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

材料二 宪法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文化土壤里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出现过“宪”、“宪法”等词语。如《国语•晋语》中“尚善罚奸,国之宪法”,《韩非子•宪法》中“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等。但中国古代的“宪法”仅指一般的法律,不是现代意义的宪法。19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的改良主义思想家认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并为民主宪政的发展做出了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要求。习近平指出,宪法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增强宪法自信自觉,普及宪法知识,培育我们自己的宪法文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宪法修改的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宪法文化为什么需要不断变化发展。

(3)某班级以“宪法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宪法的影响力。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就此活动提出两种可行的探究途径。

 

(1)①党和人大都以人民为中心,厉行法治。修宪过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②党领导修宪,对修宪做出部署,人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科学修宪;③党依法执政,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责,人大行使立法权,通过宪法修正案,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2)①顺应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方向而变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宪法文化的进步;②宪法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利于保持其生机与活力;③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培养公民的宪法自信自觉,推动中国民主法制实践的发展。 (3)答案示例:①社会调研,感受宪法对公民的凝聚力。 ②人物访谈,体会宪法对人们法制观念的影响。 ③问卷调查,思考人们对宪法的了解和认同。 【解析】 本题以宪法这一国家的根本法为背景,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宪法修改的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的。2018年1月18日,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宪法修改作出重要部署。2018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可考虑党领导修宪,对修宪做出部署,人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科学修宪;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可考虑党依法执政,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责,人大行使立法权,通过宪法修正案,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宪法是人民的宪法。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可考虑党和人大都以人民为中心,厉行法治。修宪过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宪法文化为什么需要不断变化发展。解答本题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变革以及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培养公民的宪法自信自觉等角度作答。 第(3)问某班级以“宪法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宪法的影响力。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就此活动提出两种可行的探究途径。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通过①社会调研,感受宪法对公民的凝聚力;②人物访谈,体会宪法对人们法制观念的影响;③问卷调查,思考人们对宪法的了解和认同等参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令人瞩目。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税机构与地税机构合并的改革方案,将省级及以下的国税机构和地税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作用。

1994年,为适应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产生了分设并立的国税机构和地税机构,分别负责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税机构、地税机构分设并立带来的纳税人“遵从成本”较高的弊端日益凸显。比如,一个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需要到国税局,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又要到地税局,要重复报送涉税资料,还要重复接受税务检查。这种较高的“遵从成本”不断地耗损着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影响着经济运行的效率。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税务机关进行了“放管服”改革,使“遵从成本”有所下降,但是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当前,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不断推进,营业税这一主要以地税机构为征管主体的大税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地税机构征管任务大为减少,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的条件日趋成熟。

(1)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当前实行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改革正当其时,并分析这项改革的意义。

(2)结合材料,分析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改革的过程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的。

 

查看答案

(2017•宁夏育才中学第四次月考)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    )

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④以极大的政治勇气,从根本上否定原有的基本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克隆技术自产生以来,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问题始终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科学家利用猴的体细胞复制出多个相同的个体,取得了克隆猴的成功,首次完成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克隆过程,该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猴体的来源,为加快有关人脑疾病新药的研发试验创造了条件。克隆猴技术

A. 消除了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B. 实现了克隆技术发展中质的飞跃

C. 为人类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D. 穷尽了人类对生物科学的真理性认识

 

查看答案

(题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的这一安排

①彰显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②证明特定情况下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③正确把握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④注意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湛江市二模)下列与右边漫画《学仰泳》(图中文字:蛙听仰泳可夺冠,摒弃蛙泳逼儿练。可怜蝌蚪累缺残,愚昧妈妈后悔晚。)所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成语有(   )

①东施效颦    ②自相矛盾     

③买椟还珠    ④邯郸学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