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一部深人探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世界文化的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四合院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一般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的安排,一般是家长住正房,晚辈住厢房或者耳房;一家老少,从上到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按规矩来。四合院的房屋布局合乎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伦礼节,这反映了
A. 传统建筑思想隐藏于社会地理环境之中
B. 传统观念助推传统建筑的发展
C. 通过传统建筑能够透视传统文化
D.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恐怖主义等因素促进国家间不断加强合作,但这种合作没有消除各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和安全上的防范。这说明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国家利益 B. 国家性质 C. 综合国力 D. 国际竞争
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 和睦相处、一律平等
B.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完成20年来首次大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在这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
A. 监督权 B. 决定权 C. 任免权 D. 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