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1月底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1月底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神情严峻地立下“生死状”,在一张秘密契约上一一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实行“户户包田,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序幕。

40年后,小岗村新一轮改革再一次发力。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2012年小岗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为“三权分置”迈开了第一步;2016年,小岗村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人人持股”;同年,小岗村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施6个产业项目,新建3个股份合作实体。通过改革,打包农村盘存的现有资产,引导大企业、大公司或能人志士入住农村,组建、发展龙头企业,以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发展,形成共同享受改革红利的强大“综合体”,确保致富的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2018新年贺词中说到,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连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这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精神。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全球化趋势没人能阻!纵观历史发展,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只有倒退;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强国,开放的大门只有越开越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理由。

(3)请为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写出两条标语。

 

(1)①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与时俱进,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②改革开放精神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拥护祖国统一。坚持改革开放精神,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 ③民族精神是中华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做事情要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唯物观,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因此,要求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 1978年11月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神情严峻地立下“生死状”,是源于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艰苦,人民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客观现实决定的,因此,立“生死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一个具体体现40年前实行“户户包田,自负盈亏”, 40年后,小岗村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是在尊重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现代化的呈现方式,实现了改革的飞跃,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的典范之作。“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而作出的正确决定。 (3)①秉承改革开放精神,建设富强美丽中国! 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开放! ③弘扬敢为人先精神,绘制跨越发展蓝图。 ④十八颗手印抉择致富路,四十年改革抒写辉煌篇。 ⑤改革开放魅力无限,和谐神州精彩有约。 ⑥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再上新水平! 【解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背景,组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不同模块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难度一般,第三问较简单。 (1)设问一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是5000年中华文化的精髓,改革开放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二者都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核心,都具有重要意义。 (2)设问二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理由。该设问对知识范围有明确限定,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的原因类主观题,因为涉及的知识点不多,所以只需调用其对应的小知识点并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形成完整答案。 (3)设问三,要求为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写出两条标语。属于开放性问题,这类题目的答案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型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注意标语类问题的答案应该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我国形成了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国家机关格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过程

时间

内容

2017年10月18日

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

2018年3月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专门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 

2018年3月2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2018年3月2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分别经表决,任命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是如何体现依宪治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查看答案

    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庄严地写入党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此全面部署。

目前,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查看答案

从“临时工”到“市场部经理”。从“北京市劳模”到受邀参加阅兵观礼。从“总经理”到“全国人大代表”,尹立云这个从农村走出去的“打工妹”,用自己的勤勉与责任完成了人生成长中的每一次华丽转身。以下选项体现的哲理与材料相同的是()

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③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定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B.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    D.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把握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