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并...

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并为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持,力争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教育发展和经贸合作并驾齐驱。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①丝绸之路原本就是一条贸易之路     

②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丝路发展的经济意义大于文化意义  

④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A 【解析】 丝绸之路不只是一条贸易之路,还是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的道路,故①错误;通过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②④正确;丝路发展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都很重要,故③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12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对此正确的理解有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某地依托互联网搭建的虚拟博物馆,让静态文物“活”了起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其魅力,省时省钱省力,还能享受到气动性极强的沉浸式体验。这一做法体现的道理是

A. 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 大众传媒完全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

 

查看答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宪法修改作出重要部署。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之所以在程序上做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完法是人民的完法,修改宪法的过程,也是凝聚央识的过程.回顾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每一次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就是因为做到了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有机统一。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并说明人大代表在修宪的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命题,其中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应成为两个重要的维度。所谓夯实硬底线,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社会保障底线,二是粮食安全底线。着手完善囊括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兄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减轻群众生活负担,给群众以安全感。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就要在战略上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所谓软投资,即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该着手推进资源领域的产权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和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更多领域。同时,对现行的财税体制进行调整,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改革奠定制度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新常态”下“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相关论述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强调,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这启示我国

①积极维护国际新秩序,推动国家合作发展

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促合作,谋发展

③在多极格局中,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落实“开放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