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 小时候,“我不爱吃肉,你吃吧”,他们把最好的留给我们,从无怨言;长大了,他们说,“安心做你的事,家里一切都好”,他们把所有的艰辛担下,只为让我们有追梦的自由。百善孝为先,尽孝需及时,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敬父母,不要当失去之后才后悔没有珍惜。
(1)请分析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相关知识 ?
(2)请写不少于两句跟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名句。
传统的祭祀方式焚烧纸钱、放鞭炮、燃香不仅可能引发火灾,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指数的上升;大量祭祀用品消耗也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日益奢侈化的祭祀用品对各个家庭而言成为一种“面子”负担……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呼吁摒弃清明节祭奠的“奢华”攀比之风,倡导网络祭扫、音乐祭扫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清明节“绿色祭扫”的创意一直都有,鲜花换纸钱、天堂信箱、视频祭扫、网站祭扫……这种祭扫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知识。
多音字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难点,《新华字典》收录的多音字有600多个,个别字的读音甚至有5个之多,例如“和”字有hè hé hú huò huó,这些多音字( )
①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②是我们发展文化的“主心骨”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内涵丰富 ④ 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文)“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掘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下列与材料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一致的是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③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④夸父之日,精卫填海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一部《辉煌中国》向我们展示了五年来中华民族的巨大成就,引起了国人广泛而自豪的国家情怀,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不能停留于口头,而应落到实处。下列做法符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有
①出国旅游文明当先,自觉维护国家形象
②抵制英美韩等国的电影和电视剧
③同一切分裂国家的言论和行为作坚决斗争
④拒绝使用三星、苹果手机,只用华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国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时代,但其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才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曲算起,历经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经八百年不衰,下列说法与这段材料体现的中华文化基本特诊相同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真实性、整体性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