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C.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这一要求体现了( )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 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2017年4月12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在轨开展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业务试验,探索星地双向高速激光通信技术及应用。“实践十三号”的发射及其试验
A. 说明了意识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B. 提高了我国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能力
C. 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D. 表明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源于认识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是具体科学的综合和基础
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D.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在哲学的目的问题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或为知而求知,或为了求得心灵的平静;为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近代唯物主义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要想依靠知识的力量,来利用自然,造福人类。这说明
①一定形态的哲学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②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一定形态的哲学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④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哲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下列组合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其演进顺序是
①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③→④→② B. ③→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