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家完成了原始的财富积累,需要回头看看收入差距的现实,为改善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作出更多努力。”这一洛克菲勒式的追问,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财富用于慈善,把钱返还给社会,造福同胞。这告诉我们
①获得尊重和满足是对社会贡献的基础 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社会的发展一定是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④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态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漫画《服务百姓故意刁难》启示我们
A.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B. 要坚定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C. 以群众观点作指导来开展政府部门工作
D. 以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作为行动的依据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这说明
①一切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②善于抓住机遇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④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当人处于事件中心的时候,往往不能一窥全貌,看不到问题的全部。然而,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未必清。遮蔽与澄明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能否做到立足现实、了解实情。这启示我们
A. 整体和部分既密不可分又相互联系 B. 注重系统内部要素结构的优化趋向
C. 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李大钊),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但是,“觉醒”并不会自动到来。由此可见,“觉醒”
①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客观世界 ②因其自身的能动性本质,能促进青年的成长
③具有主动创造性,能激发青年潜在的生命力 ④是意识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的自然过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人的理性如果试图超越经验的界限而去认识宇宙本身,那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律背反”,即各自成立却互相矛盾的两种理论或学说。因此,康德认为我们的认识对象是现象,事物自身不能成为我们认识的对象。这一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不彻底的不可知论
C. 彻底的不可知论 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