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 也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 也始终与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切相关。

材料一  汉字传承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 书,总趋势是从繁到简。繁体字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用于艺术创作时传统韵味妙不可言。现今习惯于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同胞加上海外华人有几千万之众。简体字是以繁体字为基础,源于历史上人们自行简化的手书体,笔画少,形体清晰,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提高了书写效率,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联合国把简体字作为中文的规范字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外国人学汉字受益匪浅且学者日众。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学者和知名人士呼吁,“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而简体字的“亲”“爱”恰恰是亲不见、 爱无心,丢失了对汉字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议选择 50~1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重回中小学课本。

你是否赞同该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示例一 赞同。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繁体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为书写和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③繁体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选择部分繁体字进课本,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示例二 不赞同。 ①简体字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依然传承着中华文化。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简体字笔画简单,形体清晰,提高了书效率,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 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简体字更加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 ④简体字的使用有利于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解析】 本题以汉字传承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字、教育的作用、技术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特征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是“你是否赞同该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从赞同或不赞同中任选一个角度,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在回答“赞同”时,具体可从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繁体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为书写和传承中华 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繁体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选择部分繁体字进课本,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角度回答即可。在回答“不赞同”时,可从简体字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依然传承着中华文化;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简体字笔画简单,形体清晰,提高了书效率,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简体字更加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简体字的使用有利于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角度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百年漫画史中,若论漫画艺术的影响力,恐怕没有哪一个时代能与抗战时期漫画的波澜壮阔、尖锐愤慨相比。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大爱国漫画家以笔为枪,投入到这场“殊死的漫画大战”中。漫画随着炮火发展到全国,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成为漫画家们的绝好创作资源,他们饱蘸着辛酸、血泪和愤怒描画那些作品,铸就了抗战漫画这一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他们不顾自身安危,采用壁画、布上漫画、招贴等形式使漫画走近民众,推动了抗战救亡运动的发展。

抗战漫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民族自信,将抗战必胜和侵略者必败的信念表现得非常充分,抗战让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空洞的题材被抛弃,对外国技巧的模仿被改变,漫画家在战火中更加明白了漫画艺术的使命,从而为成长为民族而战的文化战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

 

查看答案

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

①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

③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

④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本次“部编本”教材 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上述做法是基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承袭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教育发挥着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题文)近年来,相声、快板等曲艺从业者借助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媒介,进行传统艺术门类的活态传承,拓宽了曲艺艺术从业路径,增加了受众接触曲艺的途径和方式,使日渐衰落的传统曲艺焕发了新的魅力,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传播方式的创新比内容的创新更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

③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是传统曲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重要办法

④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2月,大型文化类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文化是流动的历史,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②文化自信离不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④中国的前行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