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

    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的说法在日常宣传及诸多影视剧中由来已久,“十四年抗战”这一说法也在建国初就出现并长期存在。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支绍增表示,只说“八年抗战”,会把中共领导的东北抗联抗日排除在外,将民众自发抗战排除在外,也将抗战中涌现出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人物排除在外。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也表示,“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可见,教育部要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事实依据,是对历史的尊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部将教材中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合理性。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利于教育青少年对抗战历史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知,继承和弘扬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利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的全成长。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凸显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④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部将教材中“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合理性,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部将教材中“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合理性,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等角度来分析说明教育部将教材中“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九大报告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如何推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

 

查看答案

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材料一下图分别表现1980—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不同要素的贡献率。

1980—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

劳动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注:全要素生产率指除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之外,其他所有因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一般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为代表,反映了各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能,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衡量传统要素驱动型经济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指标。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侧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鼓励“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单独二孩”政策;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说明

①矛盾特殊性通过普遍性得以体现

②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下列对于我国当下进行的这场“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①“革命”旨在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环节

②对生产关系的“革命”要求从根本上变革现有的社会制度

③“革命”标志我党已完成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任务

④调整体制机制的“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心理学上把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指向于内者称为内向性格,但这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们同样可以表现出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为内向罢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内向与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 

内向与外向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 

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相互分离以维持平衡 

人的性格在不同时间、场合下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