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③⑤
2016年12月8日,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司长彭俊豪在中新人文交流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加深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各国文化的交融将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的繁荣。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使各国文化高度融合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发展
③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④各国文化都源远流长,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A. 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B. 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
C.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大批“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微电影”大潜能,意味着()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6年12 月13日上午10点,在凄烈的防空警报声中,各界人士冒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北极阁附近遇难同胞丛葬地为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默哀。这是自2014年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国家级纪念日的第三次公祭活动。以立法形式确立国家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依据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被动接受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