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期间,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从商周青铜器、清代九桃瓶等文物上体验了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 政治现象也是文化现象
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又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A. 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 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
C. 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 迎接十八大红歌比赛
B. 朴槿惠当选韩国首位女总统
C. 中央经济会议召开
D. 游览自然风光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更需要弘扬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越是面对困难和矛盾,越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始终与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帮扶干部:有每年坚持办好扶“十件实事”,带领乡亲完成打拼、修桥、铺路、建水站等56项项民生工程,让贫困村蝶变为富裕村的河南省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有放弃10万年薪,坚守穷乡10年,采取城乡结亲,以购代捐的方式,让贫国地区“空心村”得以重生的四川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有不忘为民初心,风餐露宿,36年执着坚守,用双手凿出绝壁饮水奇迹的贵州省团结村村支书黄大发……他们励志笃行,以身践行,勇于在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1)结合材料和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发扬奋斗精神对扶贫攻坚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在扶贫攻坚战中帮扶干部是如何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确立的我国2017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和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某县针对当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年轻、知识型劳动力大量流失等问题,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科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委主体、村民自治”的多元化主体治理体系,合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吸引“心中有乡愁”的青壮劳动力返乡,以“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结构更顺更优,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阐释该县是如何合力打造美丽乡村的?
材料: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却无法实现笔尖钢的自主生产呢?这个“圆珠笔之问”曾经拷问着“中国制造”的水平。2018年1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对此,国人的反应却不一:有人“欢呼”,中国在圆珠笔头技术及生产方面取得的进步显示了我国技术的进步,也有助于打破国外企业在这一行业的垄断局面,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中国工匠精神。也有人认为,圆珠笔的市场需求正逐年缩减,这一技术也不再是“高精尖”,因此笔头生产的技术很可能沦为“鸡肋”,而且,对圆珠笔行业的大力投入对于许多新兴科技领域来说,或许显得有些不公。
对于中国在圆珠笔头技术上的进步,你是“欢呼派”,还是“鸡肋派”?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