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10年间逐渐清晰。这体现了在我国( )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②政府与公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③公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④公民自觉行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权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垃圾处置很重要,但不能修在我家旁边。”“邻避效应”让不少环保和公益项目陷入“一建就反对、一反对就叫停”的困境,既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邻避困局”,需要政府()
A. 坚持重大事项公开,协调各方利益
B. 提高政治素养,理性行使监督权利
C. 强制推行项目,树立政府权威
D.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题文)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宪法赋予公民这一权利的根本原因是()
A. 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B.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国家在履行专政的职能
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选民
B.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由直接选举产生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 依法被判刑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光明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只需要将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等。这一举措()
①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
②拓宽了居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③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
④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启示我们()
A. 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B. 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 青少年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D. 读书是为了参与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