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也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行了深刻阐述,明确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党和政府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①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 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公共管理; 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和治理成果; ④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和协商民主机制,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应依据材料构建有关行为主体的知识体系,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作答。针对“党委领导”可用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分析说明;针对“政府负责”可用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分析说明;针对“社会协同”可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和协商民主机制分说明;针对“公众参与”可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各类视频、直播、动漫、网购等手机APP对流量的消耗日益增大,消费者的上网流量需求持续增长,流量消费支出也在持续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66亿GB,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262亿GB,同比增长214.7%,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8.3%。

2018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北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加油助力。2018年7月1日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已全面落实取消手机流量漫游费措施,并将进一步提速降费。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电信运营商取消国内手机流量漫游费并将进一步提速降费的主要原因和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中一直在二十名之外。实际上中国的专利数量主要问题在于不平衡,专利数量主要表现为“三多量少”。整体专利数量多,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少;高校和垄断国企的专利数量多,创业型高科技小公司专利申请数量甚至是个位数或者零专利;无执行力的专利数量多,有价值的创意专利数量少。解决上述问题需要

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推动体制、制度创新

②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的问题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产品研发,不断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④坚持服务人民大众的价值取向,善于打破客观规律的束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又是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但迈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爬坡的过程,要做的工作很多。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认识事物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要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工匠精神”最迷人的魅力还是在于“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持,精益求精需要坚持,耕读传家需要坚持,“工匠精神”就是再坚持一下,再多做一点。坚持下去,跬步能行千里;坚持下去,小流汇成江海。可见

①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②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才可能成功

③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上述论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

①系统具有有序性,乡村治理要坚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②系统具有客观性,乡村治理要发挥创新思维改造世界的作用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乡村治理要注重整体、坚持综合的思维方式

④系统内部结构具有优化趋向,整体功能必然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