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侯(一侯为5天)“一侯雷始收声;二侯蛰虫坯户;三侯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三侯”现象表明
A.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B. 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题文)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大会主题由上届“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展为本届的“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主题的发展演变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认识具有客观性、上升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主要科学目标除了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使未来的通讯信息永不被破译外,还将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在不远的将来,在科幻大片中出现的将一只动物甚至一个人进行量子态隐形异地传送的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自然科学的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科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动物和植物具有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例如,当大气湿度下降时,松塔的鳞状叶片会张开进行“呼吸”,而湿度上升时又会闭合。英国科学家从中得到启发,利用类似松塔结构的人造纤维系统及结构研制了防潮防护服。这表明()
A. 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更能改造世界
B.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变规律
C. 人为事物的联系有时具有主观性
D.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开源节流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该智慧的哲学依据是()
A. 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
B. 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C. 人类能使自然规律社会化
D. 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把握
2016年开展的党员“两学一做”教育中,要求党员要增强四种意识,切实规范党员行为,从严管党治党。增强四种意识是因为()
A.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
C. 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D.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