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计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能让人取得惊人的成绩。近代文人杨树达就曾将其书斋定名为“积微居”,在那里,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融汇成为一部部传世佳作。杨树达的成功在于
A. 勇敢面对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 善于捕捉各种成功的机遇
C. 善于在发现不足中追求完美
D. 在量的积累中提高文学素养
(题文)德国有句谚语:“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漫画《认识自己》告诉人们
A. 只有注重系统有序性才能形成完整认识
B. 只有用综合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完整认识
C. 只有把握住关键部分才能正确认识整体
D. 只有在特定的整体中才能准确定位自己
(题文)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径1950,是24节气中的寒露。“9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歌谣曰: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到寒露天。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③已获得了对气候变化规律的完整认识
④具备了在实践中驾驭征服自然的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文)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年俗之一.然而,在各地PM2.5指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使空气污染加剧.在年俗的坚守和环境的守护中取得平衡,过一个环保绿色的春节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2017年除夕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能够把握年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利联系
②传统习俗的继承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观念的创新实现了坚守年俗和守护环境的平衡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的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文)教育部要求,将大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修改为“14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是后八年全国抗战的基础和准备,全国抗战则是局部抗战的延续和发展。这一修改体现的哲理是:
①重视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因时而变的
③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存在的抗战历史
④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方向转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报道称,山西太原钢铁集团耗时5年,生产出中国制造的笔芯,并已完成笔尖钢制定标准的工作,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这标志着我国向笔尖钢材料的自主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对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具有重大意义,终于给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之问”画上了句号。材料表明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的发生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领导人的关注是笔尖钢研制成功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