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在普通人心目中,哲学是高高在上、十分抽象的学问。复旦大学哲学教授俞吾金却说:“哲学不但不在高处,而是在最低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源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②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③哲学知识可以自发地形成,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④哲学是对各种生活知识的抽象总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从不同角度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这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这是“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这是“并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新气象。
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运用文化多样性有关的知识分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途径。
2017年12月26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是汉字的源头,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现代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于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甲骨文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注入了力量,能够让中华五千年文化得到更好的坚守和完整的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甲骨文能够让中华五千年文化得到更好的坚守和完整的传承。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它的合理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潮。蚌埠市一些中小学也掀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市区某校师生们穿汉服、诵经典,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据了解,部分学校安排每天的晨读时间,师生们同阅经典,与圣贤作伴。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淬炼出的精华,让孩子从小诵读,既增长知识,又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阅读,使一大批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学校开展穿汉服、诵经典活动的文化价值。
(2)请你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广告限20个字以内。
(题文)中国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值得大加推广。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②文化创新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成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