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这“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要义,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致胜法宝。习近平说,“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首要的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1)长征精神的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

材料二长征与长征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世界公认的1100年来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之一。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假如你是全国人大代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

(3)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在中学生中深入开展“弘扬长征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1)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体现了爱国主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体现了团结统一;“艰苦奋斗、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体现了勤劳勇敢;“独立自主、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 ②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认识改造世界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长征与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历史、彰显长征精神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长征路线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具有独特作用。 ②民族精神随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发展,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遗是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示例:①通过举办长征故事演讲、长征歌咏、征文、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形式,加强弘扬长征精神的宣传教育; ②开展“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参观长征旧址、观看长征主题影视等活动,使长征精神深入学生头脑; ③通过校园网站、校报、广播站、创建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扩大长征精神在中学生中的影响。 【解析】 本题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长征精神的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解答第一问首先明确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第二问考查文化的作用,要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认识改造世界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详细分析。 (2)假如你是全国人大代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 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3)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在中学生中深入开展“弘扬长征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出两条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材是教育的工具和载体,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之后,四书五经成为历代读书人步入仕途的“必读教科书”,对儒家思想流传至今功不可没。现在一些大学的国学课和国外的孔子学院,也选修四书五经。数百万册新改版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义务教育教科书投入使用。在新教科书修订时,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作品是教科书选文的骨架。如(苏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义务教育教科书收入了莫言《卖白菜》一文,被媒体视为一大亮点,初一学生跟当时的莫言差不多同龄,在学习文章的语言、行文特色之外,还能受到诚信教育;“部编本”初一上册历史中,《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增加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在“知识拓展”中,介绍了中国人民在南海诸岛活动的历史。

结合材料,说明教材对于文化生活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提出“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延续城市文脉。”

近代以来,全盘西化思潮在华夏大地上此起彼伏,深度解构和扭曲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严重破坏和污染了中国当代新文化建设的土壤和生态。展眼时下,“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逆流,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文化教育和文化市场领域,也集中体现在“以他乡为故乡”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筑中。

但作为西方城市管理、生产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的载体和表达,这类设计和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中国城市发展和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这是很多“大手笔”的城市设计一再以闹剧收场以及一些城市地标建成不久即被夷为平地的主要原因。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传统的文化、学术、思想、价值的地位不断提升,相关活动日益增多,社会影响不断拓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对“以他乡为故乡”的做法加以评判。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全力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显著。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山区贫穷的根源除了资源贫乏外,另一个主要症结是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差。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下图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供求平衡点。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能够引起E点向E'点移动的正确说法有:

①严格落实厉行节约要求,高端消费回落

②原油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

③春节期间因天气恶劣,蔬菜供应减少,价格上行

④房价上涨预期明显,居民购房消费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束后,全球汇市出现了剧烈的震荡。这不仅表现为英镑急剧下跌超过10%以上,造成了欧元的暴跌,美元及日元的升值,也引发了人民币较大幅度的贬值。对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贬值一若进口商品外币价格不变、则本币价格上升一一进口需求减少

②人民币贬值——若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不变、则外币价格上升——出口需求减少

③人民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全面上升——通货紧缩——经济过热

④人民币贬值——本币对外支付能力减弱——企业对外投资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