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下列能反映该政策可能带来的传导效应的是()
①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扩大信息消费→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劳动者收入下降→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③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普遍提高→增加电信消费量→提高居民信息消费水平
④信息消费品价格下降→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大众创业→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题文)国际设计周“创意点亮北京”活动中,解决胡同里停车难这件事竟然也成了创意活动。该活动由胡同里的居民通过微信报名方式“奉献”出自己的车,报名成功的居民可免费在创意市集上停车一整天,付出的代价就是把自己车子的后备箱贡献出来,形成临时小仓库,一共摆放工艺品等各种小物件,便于人们开始以物易物的买卖,满足换客们的交易需要。下列对材料反映的这种交易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的商品流通形式
②能够充分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
③使换客兼得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④本质上是在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中国特有的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逐渐演变。近年来,修坟茔、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扫形式逐渐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植树、送花、网上留言、缅怀先烈等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渐成时尚,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绿色、文明、感恩的清明节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1)清明祭奠方式及其演变体现了什么道理?
(2)根据清明祭奠方式的演变,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3)试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理由。
2015年“工匠精神”成了网络热词。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制造”被贴上了廉价、山寨、劣质的标签,在品牌竞争中,与其他国家拉开了一定的差距。而弥补这些差距的核心在于高品质。“工匠精神”,正是打造出高品质“中国制造”的必要理念。
从“文化与生活”角度分析“工匠精神”在打造高品质“中国制造”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 口语 B. 电视 C. 互联网 D. 手机短信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