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曾经作为“硬通货”成为中国文化远播全世界最好的名片。在北京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采用传统真丝面料宋锦制作的“新中装”精彩出镜,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中国传统元素向世界绽放光彩。“中”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和文明。融合中国历代经典款式、工艺和色彩,而传统纹样海水江崖纹,主要代表山水相连、绵延不绝,与21个APEC经济体命运相连的精神相匹配。“新”代表的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采用创新款式、电脑提花织机和中西结合的剪裁方式,在表达中国意蕴的前提下,使其更为合体、舒适。“礼”代表的是中国礼仪文化。APEC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场合,领导人服饰,传达了“多元美好、开放包容”的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中装”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的原因。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词史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浪漫情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灵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
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充分吸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宝贵经验,在娱乐综艺节目大举入侵之时,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圈粉无数。
对于当下的古诗词热,有人提出“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
中华五千年文化,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峦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古代诗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随着“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100个汉字认识中国》。《100个汉字认识中国》与常见的汉字教材有着显著区别,它更注重呈现汉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该教材: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珠算在我国中小学的课堂中已逐渐消失。然而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它正在被海外多个国家的人们所学习和使用。这一事实
①体现了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②警示我们应继承传统,在生活中多使用传统珠算
③要求我们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让珠算焕发新的生命力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
①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②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
③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④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