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基本观点?,它们的基本分歧是什么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① 形存神存——理在事先 ②断章取义——削足适履
③ 掩耳盗铃——心外无物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万物皆备于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一位幼儿家长,因不满自己的孩子被分到了带有数字14的学号,觉得不吉利,在班级群内用英语开骂。下列观点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相吻合的是( )
A.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征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