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此,有人认为,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确实,多年来,通过实施这些重点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重点建设确实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
习近平指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参照国际通行的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学习借鉴国外办学的成功经验。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评价指标体系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充分反映我国大学的真实水平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贡献。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民族教育、国学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因此,“双一流”建设不能盲目照搬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中国标准”,逐渐将中国标准融入到世界标准中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继《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后,央视一套、三套于2017年2月18日联合播出《朗读者》。《朗读者》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通过节目中嘉宾的朗读,让观众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朗读”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读”是和文字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而“者”是和人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各种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朗读者》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18年的杭州孔庙元宵灯会将家训藏于灯谜中,人们一边对照灯笼上悬挂的家风家训“念念有词”,一边现身说法,把语句中的含义耐心地讲解给孩子们听。这种特别的灯会
①紧扣了文化建设中心环节,创新了道德教育形式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载体
③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拓展了新渠道
④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电视剧的本质是文化产品的内容,它的核心是传递价值观,同时也是历史和时代的书写”。这启示文艺创作者应该()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③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力
④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文)2017年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各地纷纷发出倡议,制定标语,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树文明新风尚。这些做法
①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道德滋养
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