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信心不可泄。习近平指出,此时此刻,我们距离“中国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信心不可泄。习近平指出,此时此刻,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越是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在新的征程上,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考验,我们都应当始终保持“中国信心”。

材料二按照“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正能量是指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其延伸定义,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1)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蕴含的哲学道理。

(2)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结合材料二简析把“正能量”一词放在社会中考量有何意义。

 

(1)①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人民群众,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分) ②保持“中国信心”,实现“中国梦”,要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实际,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分) ③始终保持“中国信心”,将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3分)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正能量对人的行为有积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3分) 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正能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3分) 【解析】 本题以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材料一蕴含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寻觅社会的真谛”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本题考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二简析把“正能量”一词放在社会中考量有何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的价值、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论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隔36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出了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变化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辉煌中国,辉煌成就。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各族人民在砥砺奋进中创造的辉煌成就。

《辉煌中国》8个摄制组走遍全国31个省市区,拍摄了近3200个小时的纪实和航拍素材,记录下众多珍贵的瞬间。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由百姓自己讲述精彩“中国故事”,众筹案例线索、照片、短视频等逾万条。该片播出后,掀起全民参与、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网络诗友的《西江月》《菩萨蛮》等作品迅速流传开来。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创作和传播过程。

 

查看答案

罹患重症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做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用行动诠释了

A. 人生价值取决于贡献与索取的总和

B.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C. 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需要砥砺自我

D. 不同的价值观制约着人生道路的选择

 

查看答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宪法修改是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展需要进行的第五次修改,修改后的宪法将更好地发挥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此次宪法修改(  )

①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属于社会意识的变革,能直接创造出人们期望的社会生活

④属于社会意识的完善,能为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唯物史观看,不忘初心就是要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②不忘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不断推进改革,以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