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于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这一要求的依据是( )
A.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C. 人的精神力量源自人的文化素养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谈到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先后两次去古巴时曾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体验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由此可见
①文化总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
②文化决定着人的行为选择
③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优秀的文化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7年9月,新入学的中小学生统一使用教育部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新教材课文既收录了洋溢爱国热情的《过零丁洋》、歌颂慈母之爱的《游子吟》等古诗文,还选取了高尔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等不同国家的名篇。新编语文教材课文篇目的选择
①有利于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②有利于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③说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说明只有立足社会实践才能推动新时代文化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某地依托互联网搭建的虚拟博物馆,让静态文物“活”了起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其魅力,省时省钱省力,还能享受到气动性极强的沉浸式体验。这一做法体现的道理是
A. 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 大众传媒完全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
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岳飞的“仰天长笑”,交织成文化中国不散的回声。流淌在中华儿女文化血脉中的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每逢中秋佳节,都会感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