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女孩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环节以“月”字吟诗,被评委指出诗句重复时,立即脱口而出《诗经·七月》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反应之迅速,心理之稳定,瞬间圈粉无数。蒙曼副教授评价说“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说明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难以抹去的
③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加大诗词的宣传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右图漫画《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创新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④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等等,很多现代歌曲将几千年前的中国古诗成功融入歌词,深受人们喜爱。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 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 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作品富有生命力
C. 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D. 多元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从《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负大任,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赴死,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义气……我们读到的满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构共振。家国一体的思想
①虽历经历史沧桑,仍有着共同的要求和不变的内涵
②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在时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有鲜明的民族气派,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②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表明
①传统“孝”文化的价值应该全面承袭
②“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
③“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④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