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科研人员通过欧洲航天局的伽马射线天文观测台,证实了宇宙间反物质的存在。他们对宇宙中央的一个区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分析,发现这个区域聚集着大量的反物质。这些反物质来源很多,它们不是聚集在某个确定的点周围,而是广布于宇宙空间。
请结合材料思考回答:
(1)材料中的“反物质”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吗?请说明理由。
(2)反物质的存在是否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为什么?[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德国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请简要阐述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句话说明()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B. 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生产和再生产
C.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D.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与自然界没有关系
我们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要素有()
①客观实在②生产方式③地理环境④人口因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故不具有物质性。”下列能反驳该观点的是()
A.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 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
C. 社会运动的载体是人类的活动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