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通过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现,宇宙中存在着质量为14万亿电子伏左右的“新物理粒子”。科学家预测,它可能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寻找的暗物质。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②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③“新物理粒子”也具有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④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历史条件推动认识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时指出,“有些人认为发展起来的中国必然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牛魔王”,“好在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着这样那样的说法而改变”。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意在表明
①谬误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③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④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 真理是人们对具体生动的现象的反映
B. 真理是在实践中能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C.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D.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有价值
B. 只要经过失败就一定能成功
C. 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D. 真理是在谬误中产生的
(题文)天文学家分析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塑料使用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这反映了
A.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B. 认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C. 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并促使人们去解决
D.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反复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