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势头。这段话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和这句诗的意境最吻合的是
A.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B. 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
C. 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都说多吃水果有利健康,但过量食用水果,会使人体缺铜,从而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这告诉我们
A. 要重视量的积累 B. 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C. 要坚持适度原则 D. 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充分体现了
A.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 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C.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具有决定作用
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中国始终坚持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这一坚守是基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建立新的联系
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回答题。
1.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开拓了道路,是近3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指路明灯。这表明
A. 实践具有社会性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诞生,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涌现的各种特区和试验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特区和试验区的试验成果仅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②总结特区和试验区成功经验,能够找到经济建设的共性
③特区和试验区成功经验可以避免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走弯路
④特区和试验区的试验成果能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一般经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精简机构……;文化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 可见,改革是
①改变经济基础以适应上层建筑 ②通过发展生产力去调整生产关系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