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地域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清朝末期国力衰退,日寇掠夺性采伐、连年山火和增多的农牧活动,塞罕坝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当时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创业者们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开始了创业历程。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顶风冒雪,垦荒植树。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荫苗法,向一寸一寸沙土要绿色。经历无数次失败、自然灾害,塞罕坝人攻艰克难,在茫茫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近几年,继续增林扩绿,把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攻坚造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55年来,塞罕坝人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半壁江山。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塞罕坝经验具有全球意义,为人类治理荒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塞罕坝精神唤醒了更多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利于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坝精神。

(2)请为弘扬塞罕坝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布展、演讲等形式,开展形式丰富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塞罕坝精神。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塞罕坝精神。③塞罕坝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塞罕坝精神可以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结合,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④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答案示例:①生态建设,久久为功。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千年大计。②树,是茫茫荒原最明亮的希望;绿,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 【解析】 本题以弘扬塞罕坝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的作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众传媒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塞罕坝精神是激励赛罕坝人战胜各种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弘扬塞罕坝精神,可从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等方面加以说明。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坝精神。 从材料可以看出,几十年来,塞罕坝人攻艰克难,克服各种困难,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更创造了塞罕坝精神。可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开展形式丰富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方面,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坝精神。 (2)本题要求为弘扬塞罕坝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 要围绕塞罕坝精神的内涵,从建设生态文明,福及子孙万代等方面,撰写宣传标语,注意不要写成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2017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

2017年11月至12月,党中央在广泛听取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先后审议修宪建议草案稿。

2018年1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月26日,中共中央将《建议》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8年1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本次修宪过程是如何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的曲线,它揭示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和政策密度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它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五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不仅为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赋予了新的内涵。

有人根据“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指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曲线中的“拐点”会自然出现,请你说明这种观点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他曾说:“我要感谢上帝,如果我不是残疾人,酒吧、舞厅就会留下我的脚步。我残疾,少了许多社会繁杂事务,可以集中时间思考问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②辩证对待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③在拼搏中实现自我价值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升华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农谚是劳动人民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对于上述农谚认识正确的是

①农谚具有科学性,是客观符合主观的正确认识

②农谚具有通俗性,易于指导劳动群众生产实践

③农谚具有地域性,南方和北方要做到具体分析

④农谚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的素质与作风不仅关系到各项政策的落实,更关系到党的形象与公信力。当前,存在因极端个案而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基层,简单地给基层干部贴标签,甚至将他们污名化、妖魔化的现象,这对广大基层干部是不公平的。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①搞好全局性工作必须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

②矛盾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性质起决定作用

③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制约人们对客观实际的认识

④坚持全面的观点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