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采取措施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下列措施与此对应正确的是
①培育消费新热点——能消费
②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愿消费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敢消费
④分配上兼顾效率与公平——愿消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促使高负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这样做的意义是
①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②强化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质量
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深化国企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④增强企业资本实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经济效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大城市,出门不带现金已经成为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新习惯。有专家指出,我们要对移动支付的“过分使用”保持警惕。因为支付便利性导致的无节制消费问题,是年青一代,尤其是那些自身控制能力较弱的年轻人需要关注的问题。对此,年青一代必须
①量入为出、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抑制消费
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低碳消费、绿色消费
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方式。截至2017年,中国有约7.6亿网民,约70%的人通过手机来进行支付。从出租车、就餐、医疗付费、水电费、超市购物、停车、音乐会到公共汽车售票,移动支付无所不在。人们在商场购物时使用移动支付
A. 能减少货币流通量,缓解通胀压力 B. 能节约劳动,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C. 能减少现金使用,方便且十分安全 D. 此时的货币履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近日,一篇建议民营经济离场的新媒体文章引发热议,文章认为“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对这种有悖常识的“奇谈怪论”,9月1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的评论予以驳斥。评论称,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民营经济不会离场是因为
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民营经济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税收和就业
④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对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央行第三次实施定向降准,主要方向是支持“债转股”项目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此次定向降准可能产生的传导影响是
①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②扩大劳动就业规模③增加银行信贷投放能力④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