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总则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直接听取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先后3次公布草案审议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并开展实地调研,力求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民法慈母般的眼神”。民法立法过程
①表明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公民合法权益得到确实保障
②表明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每个公民的利益都受保护
③说明公民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享有知情权和决策权
④有利于提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促进民法实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歌曲《国家》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歌词体现了在我国
A.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不存在矛盾
B.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 尊重个人利益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前提
D.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一切权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重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关系人人,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维护,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广大消费者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管理标准的制定;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发现食品安全违法事件要及时举报;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增强守法自律、诚信经营意识,严格落实法定责任义务;专家学者要经常性地加强对全社会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让消费者有正确的食品安全观。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有所为?
材料一、 目前,我国对技术引进有余,而消化、吸收严重不足,后者的资金投入大约只有前者的1/3。以至于许多行业表面上看起来热火朝天,实际上已经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还是落后”的怪圈。
材料二、.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较前一年上升4位。中国进入25强意味着中等收入国家的创新能力首次达到了高度发达经济体水平,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而此前我国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启动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进一步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创造价值”的成效日益显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创新创造价值”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试,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回溯40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
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
(1)结合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真理和认识过程的哪些特征?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