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论据最合适的—项是
A.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
B. 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核心决定作用
C. 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
D. 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在成功举办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的30年后,韩国人用两个多小时的平昌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和平。朝韩代表团第四次手举“朝鲜半岛旗”并肩入场,并组成联合冰球队。这让一度剑拔弩张的朝韩关系得到缓和,给了双方难得的对话契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奥运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一定的政治关系决定的
②要充分发挥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③奥林匹克精神借助奥运会这样的物质活动得以传承
④奥林匹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正在全国火热上映,截止2018年3月7日晚8点,全国票房已经突破1.5亿元,成为票房最高的国产纪录片。这说明
①文化能够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弘扬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③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升了人们的自尊、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那年花开月正圆》讲述了清末传奇“女商圣”周莹,在遭遇家庭和家族事业的诸多变故和挫折时,却逆境生存,将濒临倾覆的家族产业重振的奋斗故事。这部电视剧将发生在陕西省的传奇故事搬上荧幕,极大鼓舞了当代年轻人的斗志。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③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高度赞扬。这表明
①文化由人创造为人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的一个国际组织,在推动全球教育合作方面具有特殊影响力。2018年4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CentreforUNESCOASPnet)正式获批落户海南三亚。该中心落户海南三亚,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平台,提升海南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海南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大成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联系学校国际中心,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1)结合材料,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国际中心正式获批落户海南三亚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海南根据地方实际,锐意改革,调整发展战略,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全省重点发展旅游业、互联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逐渐摆脱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坚持规划引领,重点提出“加强村镇规划和宅基地管理,弘扬特色乡土田园文化”。坚持产业支撑,绝不能搞没有产业的空心镇、空心村。建设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促进群众长远可持续增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家园。坚持城乡治理,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突出优势,在生态立省的长期探索中,海南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不能让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过不上好日子,而是要让大家最大限度地共享良好生态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海南的改革发展既坚持了真理性又坚持了价值性。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发挥人才的关键性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请就海南如何发挥人才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两条方法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