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盈利降低
②B—C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增加国家税收
③C—D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
④D—E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结构。政府补贴分为两部分:一是政府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前往支付基本养老金;二是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给予补贴。这说明国家
A.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支持基础设施行业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 实施紧缩型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D. 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某村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迎来了第一个西瓜基地,一块块破碎的“巴掌地”被连绵起伏的现代化大棚取而代之,农民也有了像地租、工资等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土地流转是激活土地要素活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地租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特别强调,近几年,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双创活动”蓬勃发展,为激发创新潜力和市场活力,打大城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实施“双创”活动带来的合理传导路径是
①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増收→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升级
②激发创业创新热情→涌现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更多就业职位
③不断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④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
A.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 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创新发展最好的指标,也是改革红利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是指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可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应
①依靠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
②改善管理,采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
③政府兜底,加强对低效企业的财政补贴
④发挥市场作用,创造优胜劣汰的良好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