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我国大学毕业生近年来的人数如下:2016年765万、2017年达到795...

    材料一:我国大学毕业生近年来的人数如下:2016年765万、2017年达到795万、2018年820万。而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左右,2017年还有150万大学生毕业生等待就业。

材料二、2017年,我国人才供需结构对比如下:用人单位需要情况是:硕士及其以上研究人员占19%、本科毕业生占46%、专科职业技术人员占35%;而劳动力的供给情况是:硕士及其以上14%、本科毕业生60%、职业技术人员26%。

材料三:某机构对3000名2017年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首选地是沿海发达地方的占74.8%、中部城市占25.2%、西部和北部地区占2%;首选岗位是传统的白领占71%、传统的蓝领占25%、新兴部门占4%。

材料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开辟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岗位,以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举办大型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通过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各项政策措施含金量之大、覆盖面之宽前所未有。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请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以“公民就业与政府”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评。

 

(1)特点: ①材料一反映出: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总供给大于总需求。②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才供需结构不平衡。高水平研究人员和职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普通本科生供过于求。③材料三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2)①国家应积极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党和政府还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就业观念。(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示例: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应当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经济质量不高、就业压力大这一经济社会形势,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不仅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而且体现了其提供社会建设的职能。(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以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一反映出: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才供需结构不平衡。高水平研究人员和职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普通本科生供过于求。材料三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2)本题设问指向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要分别从政府、劳动者和企业角度思考。从深层次看,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从国家角度看,国家应积极调节就业。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同时又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从劳动者角度看,应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同时又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3)本题设问指向请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以“公民就业与政府”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解答本题首先回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然后分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治参与以及政府的职能、宗旨原则、权力行使。注意回答时要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8年6月3日《人民日报》消息:中巴经济走廊首条高速公路通车,这是中国正在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推动者的一个缩影。中国建筑企业通过“走出去”,有效化解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企业劳动力资源紧缺问题,并带动关联产业开拓海外市场。巴基斯坦则充分利用中国建筑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创造众多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关系决定性因素的知识,分析中巴顺利进行经济合作的原因。

材料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减少行政干预,简政放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发展的?

 

查看答案

    材料一:据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了近3倍,年均增幅达15%,而机器人价格则每年下降30%。一升一降的反差,导致投资机器人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力口。

(1)根据上述材料一,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4个图示中哪两个图示能够分别反映生产经营者未来在人力和机器人使用量上发生的变化趋势?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其理由。

材料二:20I8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弱,以钢铁业为例,只有质量优,才有市场: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变贵”,过去只要炼出钢,都能卖出厂。现在中国工人的成本,2010年相当于美国的7%,2018年相当于美国的17%,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在消夫;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靠牺牲环境的低环境成本道路已行不通。中国企业的这些传统优势正不断被削弱。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不断被削弱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某市政府通过对外招商请来一家外企A到当地投资,当地居民得知该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废气、废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后,纷纷通过写信、拨打市长电话,在政府网站留言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市政府得知情况后,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进行广泛讨论,并召开听证会多方论证,该项目终被叫停。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市民在反映该事件中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

材料二:近年来,来华企业中有不少是类似A这样的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他们有的主动实现华丽转型,继续发展;也有的在社会舆论和企业生存的双重压力下被迫背井离乡,转向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有的已经默默消失在市场的大潮中。

(2)请你结合材料二,谈谈该材料给企业经营带来的经济学启示。

 

查看答案

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是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直接原因,美方要求中国降低美对华贸易赤字1000亿美元,进一步开放市场。美国政府已经对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25%的关税。下列选项中驳斥美方观点最具说服力的是

A. 要完善多元平衡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发展促进了世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B. 设置关税壁垒不仅不能保护美国企业,还会加速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C.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美国首先挑起贸易摩擦,最终也会损害美方经济

D. 中美经济贸易合作对双方都有利,而两国贸易战对美国来说其损害大于中国

 

查看答案

近日,《我不是药神》电影的上映在网络上引发了舆论热议,其中的抗癌药物的话题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2018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这说明

A. 应发挥宏观调控在抗癌药物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B.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抗癌药物实施宏观调控

C. 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

D. 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