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百思不得其解”,并提出一些疑问。2017年6月16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对复杂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确保了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取得成功
③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认识不断深化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天然气水合物亦称可燃冰,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勘探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甚至有望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科学实验的目的是探索规律,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当天,官网发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投票;你是否认为新年计划总是难以落实?72%的人选择了“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塞勒教授研究揭示人民通常缺乏自我控制,总是屈服于短期诱惑,让长期计划落空。这说明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具有两面性
②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难以实现的新年计划缺乏目的性和客观性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对下列漫画中的做法,最符合题意的是:
A. 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坚持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D. 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文)光线是目前已知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光线在通过某些透明介质时,比如水或者玻璃,由于折射的关系,光速会稍微减慢,但这种减速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被人们感知。科学家们利用这一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时间持续了整整一分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物质运动的规律
B.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 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有条件的
D.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017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为保障G20峰会,杭州市政府重点实施了市政交通,城市门户,环境整治等提升项目。杭州及周边一些重污染企业被关停,城市交通实行“限行,限量,限时”等措施。在各方努力下,峰会期间的杭州出现了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G20蓝”。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